

睽違已久的咖啡展,我們又要在南港相遇了
1ZPRESSO 磨豆機 平時主要以網路銷售為主
除了門市預約體驗外,想親自體驗
可以把握這次台北咖啡展
尋找最屬於您的手搖磨豆機
日期:2022/11/18(五) – 11/21(一)
時間:AM10:00 ~ PM6:00
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4F
地址:台北市南港區經貿二路一號
此代碼將於 2022/11/17(四) 23:59 失效
這次台北國際咖啡 攤位展覽位置,無論是從N區或是M區入口,直直走到中央大走道,再往右就可以找到我們的攤位。
靜態展示區-提供單純想看看外觀,與實際磨豆機重量的朋友,不提供試磨服務
手搖體驗區-現場會提供較硬的淺烘焙咖啡豆,給擔心研磨費力的用戶體驗
提供已經了解我們家產品直接想掏錢帶走商品的朋友,花更多時間去咖啡展好好敗家
這次一樣為了方便各位購買,分成數字選項,因此內行的朋友直接點餐即可,會有專人為您服務
由於部分商品現貨不多,所以衝來攤位直接去找結帳區的服務人員即可,想跟小編聊天等結完帳再慢慢聊嘿
大家敲碗已久的Zp6又再度重現,這次使用K系列的結構,搭配專為手沖而生的六芯大刀盤,喜歡手沖風味乾淨的朋友別錯過了,
全新 KUltra 2022年全新亮相,搭配特別的旋彎搖臂,歡迎來展位上親自體驗
2022年台北國際咖啡展
🔥🔥現場早鳥禮🔥🔥1Z專屬試飲杯又來了!一樣【只送不賣】
每天結帳前二十名購買主商品者,免費贈送,只送不賣,錯過就沒有了喔!!
・活動地點: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4F
・活動時間:每日上午11:00 結帳區發放號碼牌。
・名額限制:每天限量50名,數量有限,贈完為止。
*活動時間:2022/11/18 (五)上午10:00 開始輸入『濾紙』line@才會有兌換券喔
領取資格:需加入1Zpresso 官方LIne@ 成功領券 並於展場當天有領取到號碼牌者,才能領取。
*領到券不代表百分之百可以獲得濾紙收納包,是以屆時現場排隊為準喔(每日上午11點發放號碼牌)。
每天限量50名
於活動時間:2022/11/18 上午10:00(五)- 11/21(一)15:00止。
加入官方line@ 後 (已經加入直接輸入即可),輸入『濾紙』兩字即會跳出,兌換視窗
屆時再將手機畫面,出示給服務人員即可
・一個帳號僅能領取一個濾紙收納包,無法幫人代領。
・此活動僅限2022年台北咖啡展期,逾期恕不受理。
・已使用的優惠券無法再次使用。此外,若因顧客誤按而變為「已使用」狀態的優惠券也無法再次使用。
兩者主要在產品定位有所不同,JMAX主要是針對義式設計,KMAX則是綜合型的磨豆機,兩者刀盤不同外,調整的方式也不太一樣,詳細可參考手搖磨豆機如何調整粗細 。
就像電動磨豆機一樣,無需計算圈數與點數,紅點直接對到數字,數字越大越粗,越小越細,進退一圈內外刀距升降2mm,可調一圈半,一圈90格有段調整,每格約0.022mm。
主要針對義式極細微調設計,進退一圈內外刀距升降0.8mm,一圈10大點/90小格有段調整,大約有400多格可調,每格約0.00888mm,搭配側邊的三角形刻度可以更方便判斷刻度。
磁吸粉瓶
正常使用下不會掉落,研磨時不要靠著身體使用即可,抓握磨豆機時,建議離外調模組近一些,如研磨覺得費力,建議二隻手一起轉動,像騎腳踏車一樣,若還是覺得費力,可以傾斜45度會更省力一些
在手搖磨豆機如何調整粗細 裡介紹了許多的磨豆機調整的方式,小編這裡整理了幾個,常被詢問的問題集
以內調式(Q2/KS/JE)與上調式(Jepro/Jeplus)來說,『歸零』是要調整刻度時才需要做的動作,一但調整到喜愛的刻度,磨豆機並不需要每次都做歸零。
那什麼時候需要做歸零呢?由於內調式/上調式的刻度盤數字與粗細沒有關聯,所以當你遺忘現在的刻度是多少時,才有需要在再次執行重新調整。如果只是單純微調粗細,也不需要做歸零,希望顆粒粗一點,就逆時針轉動調扣,希望顆粒細一點,順時針調整調扣即可。
直調式(EPRO/KPRO/KMAX/KPLUS),由於刻度顯示上較為直覺,就算遺忘了磨豆機的粗細,也可以透過調節環上的數字辨別,因此調整粗細上,沒有歸零的需求,調整時直接按照數字上的顯示做判斷即可,數字越大則是越粗,越少越細。EPRO最少能調整55格刻度,K系列則是可以調整至少120格,故K系列超過一圈後0即是9,1即是10,以此類推,直調式唯一需要歸零的狀態,只有徹底將內刀卸下時,才有需要再做重新歸零的動作。
歸零標準
由於每次轉刻度的力道 很難完全相同,故歸零的判斷方式 將磨豆機裝上搖臂,
手不握搖臂 僅搖晃機身,此時搖臂無法自然 繞一整圈即可。
以內調式來說,由於刻度盤上的數字只是幫助記憶歸零點的位置,所以對到的位置不一定會是0這個位置。
以直調式來說,當徹底拆解組裝完後,歸零的標準只要搖臂無法大幅度晃動即可,而非完全鎖到底,讓搖臂一動也不動,因為調節方式相對省力,每次力道無法達到統一,所以轉緊時會有幾格的差異是正常的。
內調式磨豆機,徹底拆解後,再重新安裝歸零點,可能因使用時間/拆裝次數/中軸螺紋磨合/內外刀盤間的殘粉等因素而有所不同。
由於刀形設計與調節方式不同,即便下降的高度相同,研磨的粗細也不會完全一樣,如不清楚適用的刻度,可以參考說明書的建議刻度表 ,不過建議刻度表主要是減少刻度摸索的時間,也沒有一定只能用建議刻度上的範圍,不要被建議範圍給限制喔。
由於每個人使用的豆種與烘焙程度以及沖泡的手法有所不同,加上個人風味喜好的差異,因此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,你可能會想那為什麼還需要提供建議刻度?主要是為了縮短剛拿到磨豆機刻度的摸索期,提供一個方向,幫助你在較短的時間內找到屬於自己最佳的風味範圍,另外每個人手的力道不同,鎖緊力道無法統一標準,所以歸零點也會有所不同,因此刻度上也會略有不同,『建議刻度』只是一個方向,至於怎麼走,取決於你的喜好,勇於嘗試不同的刻度,或許你會有很多意外的收穫。
磨豆機調節刻度就像走樓梯 將內外刀相碰後,定義為一樓(歸零起始點)從一樓開始走,走的樓層越多,內外刀距離越遠,…
睽違已久的咖啡展,我們又要在南港相遇了 1ZPRESSO 磨豆機 平時主要以網路銷售為主 除了門市預約體驗外,…
1.歸零後,不斷的轉動磨豆機搖臂 相信剛拿到磨豆機的用戶都會發現,往往搖臂是可以輕鬆轉動的,無論是任何調整方式…
可能剛好是朋友贈送咖啡豆或是咖啡館代磨的咖啡粉,隨著時間越長,風味不斷離你遠去,亦或是想露營、休息時間來杯現泡的咖啡,無論是什麼樣的動機,讓你開始想要購入一台手搖磨豆機。
面對這麼多的玲瑯滿目的型號與刀盤,到底如何入手,成為你接觸手搖磨豆機的第一個課題。
主要是手沖還是會有其他器材的需求?
舉凡像摩卡壺、虹吸、手壓咖啡機、愛樂壓、半自動的專業義式機等,需要對應的粗細與適合的調整方式都有所不同。
若平常多用手沖/虹吸壺/滴濾式/法壓壺,可以考量手沖產品定位的商品
若多用於義式機/摩卡壺/義式取向,可以考量義式產品定位的商品
所謂的內調式、上調式、直調式,簡單來說是根據調整的位置和方式有所區別而命名,詳細的差異可以參考這篇文章有更詳細的解說。
以手沖20g為例,大概在手速一分鐘內,都能研磨完成,效率高的甚至30-40秒就能完成,不過實際還是要依照刻度、豆種烘焙程度略有不同。
1zpresso的手搖磨豆機,重量基本上都在一公斤以下(參考註1),與一般常見的瓶裝水、寶特瓶汽水重量相差不遠,雖然有一定的份量,露營或是旅行不算是很大的負擔,且研磨上通常也不花費太久的時間。
註1:如以重量為首要考量,會推薦Q2,重量大約四百多克,其他產品約在600-800克左右。
以手沖20g為例,大概在一分鐘內,都能研磨完成,效率高的甚至30-40秒就能完成,不過實際還是要依照刻度、豆種烘焙程度略有不同。
通常研磨費力與否,與刀形設計和刀盤大小相關外,和研磨時粗細,還有豆種和烘焙程度的不同也會有影響,透過抓握的位置與轉動的方式,在遇到較硬的豆子時,可以試著參考這三個要點,通常可以再稍微省力一些。
可以參考站內這篇文章 手搖磨豆機研磨想要更省力,你一定要知道的三個關鍵 ,如果覺得不好抓握也可以使用止滑套,增加摩擦力,可以增加抓握的摩擦力。
如果本身力氣較小且手小,主要手沖需求,通常會比較推薦,像Q2 /ZP-6特仕版, 都蠻適合這類型的用戶,至於如何選擇可以再依自己細部的需求再去做選擇,底下有文章可作參考。
如果豆子偏淺,手沖刻度研磨手感省力,不過較細的義式刻度就會比較費力,可搭配附贈的止滑套使用,中深烘焙相對來說就會省力一些
如果研磨較硬的淺烘焙咖啡豆會比較費力,加上直徑較粗的關係,手小或是力氣小的用戶就比較不推薦,不過可以搭配止滑套使用,使用感受會有所改善,另外研磨中深烘焙相對來說就會省力一些。
直徑與KS特仕版/E-PRO差異不大,與J系列相比相對好抓,雖然研磨淺烘焙也算是費力的機種,不過通常義式刻度會比較明顯,在手沖刻度上絕大部分的用戶反饋還不至於磨不動,但因為豆種和烘焙程度略有不同,加上每個人感受都不太一樣,如力氣小的用戶想購買,建議可以實際體驗看看再下決定。
我們會推出這麼多種的版本,目的就是盡可能滿足每個人的需求,風味倒也不是越貴就是越好的,而是在於不同的產品定位與結構差異,主要還是釐清自己的使用需求,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版本。
磨豆機沒有最好,只有最適合
如果選擇上還是沒有方向,陷入選擇障礙,也可以聯繫我們的客服,提供你的需求,請他協助你做產品上的選擇,以下整理了一些用戶常常陷入,選擇障礙的差異比較文章可供參考。
影響磨豆機粗細的變化主要是控制內外刀盤的間隙,所謂的內調式、上調式、直調式,簡單來說是根據他調整的位置和方式有所區別而命名。
絕大部分的手搖磨豆機都用這種方式調整,需要將粉瓶轉開後,調整調扣的鬆緊,進而影響粗細的變化。有別於一般磨豆機,底部都是一片空白或是只有簡單的粗細方向標示,通常粗細顆粒,要憑感覺與視覺甚至是聽覺,去決定粗細的大小,從哪邊開始計算圈數也是一頭霧水。
因此設計了數字的方式,方便記憶歸零點的位置,當順時針轉緊調扣到底後,看調扣上圓點處對應的位置,即為歸零點,當逆時針鬆開時,遇到相同數字則為一圈,鬆開的圈數越多越粗,越少則越細,由於每個人的力道很難統一,故歸零的標準,只要將磨豆機搖臂裝上不會大幅度晃動即可,不需要轉到刀盤一動也不動。
邏輯與內調式相同,數字與粗細沒有相關,差異在於不需要將粉瓶拆開即可調整,相對內調式來說上調式的jepro與jeplus調整更細微,主要是針對義式需求設計,在粗細調整範圍內可選擇的刻度更多,便於在使用義式咖啡時有更多選擇風味的機會。
同為上調式的JMAX有別於jepro/jeplus,調節時多了三角形刻度與數字的視覺輔助,可以更直觀判斷刻度,相較jepro/jeplus,調整更進化,達到極細微調的程度,對於義式來說可選擇的風味更多,將近有400段可以調整。
直調式即直覺式調整,與電動磨豆機的方式相似,磨豆機的刻度粗細與調節環上的紅點所對應的數字有關,數字越大越粗,越小越細節省了計算刻度與圈數的時間,在每次使用時隨時都可以透過紅點確認刻度。
說了這麼多,到底調整方式怎麼選擇 主要還是回到需求面,沒有絕對的好與壞
1.經典的內調式
雖然結構簡單 調整時,需要拆掉粉瓶,相對麻煩 調整刻度不夠直覺。
2.上調式
主要針對義式微調,可選擇的風味較多 若常有不同器材切換時,需要轉的圈數會比較多。
3.直調式
相對直覺調整,無論是在器材切換 或是調整粗細也更方便,小編個人最喜歡的一種調整方式。